廣達電腦採用Miscort .NET,讓758家雖無IT人員編制,但只要會上網的小供應商,無障礙即時連結到廣達龐大的供應鏈系統,與廣達一起作全球資訊產品的生意
去年營收達1400億的廣達集團,一年執行高達1000億的採購作業,未導入Web Service的e化供應鏈前,廣達的採購人員,可以名列名全球工作壓力排行榜的前茅。廣達不斷擴充採購部門的編制,但仍然無法應付日益複雜的採購需求,採購人力似乎永遠追不上廣達營運擴張的速度。
三年前,廣達開始評估導入新的IT技術,以時間,成本、技術作為導入新系統的重要考量,採用軟硬體成本及進入障礙都較低的Miscort .NET技術,整合Web Service,快速建置整合上下流廠商的供應鏈e化系統。
造價高昂的EDI,對小供應商行不通
廣達電腦資訊室協理方天戟指出,1998年,廣達即透過加值網路商作為中介,以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電子資料交換的方式,開發採購訂單流程系統,但EDI的建置成本高,應用上也較複雜,廣達可以跟英特爾、松下這類等級的大廠用EDI溝通,但對位居在三重、蘆洲的小供應商而言,EDI根本行不通。
「廣達在台灣算是大公司,但要是拿來跟國際大廠一比,廣達還算是中小型企業。」方天戟笑著說,既然說廣達是「中小企業」,那廣達的供應商當然規模就更小了。廣達有758家供應商,其中85%都是位於三重、蘆洲一帶的小廠商,這些地區性的工廠,大概不會有所謂的IT人員編制,對電腦的操作恐怕也不太熟練。廣達需要一套操作簡易,可以即時連結數百家規模大小不一供應商e化系統。
廣達在2000年,即自行以三個月時間,開發一套有Web Service雛形的採購系統,但在使用上還不便利。方天戟說,未使用Web Service採購系統前,採購人員還得傳真採購單給廠商,比如採購20萬顆螺絲,廠商可能隨便找個紙箱,把20萬顆螺絲打包,然後叫台計程車,就把貨品送到廣達,請計程車司機直接找警衛簽收交貨。
方天戟指出,一台筆記型電腦至少要用到44顆螺絲,不同機種使用的螺絲規格也不盡相同,無法通用。警衛一天要收到幾十包螺絲,公司上下有數十條生產線,警衛得一層樓一層樓逐一詢問,哪包貨是給哪一條生產線使用的,警衛可能才問到二樓,四樓生產線便因螺絲供應不及,中斷生產。
不用催廠商交貨,只要催廠商上網
但轉換成Web Service的採購系統之後,一切便改觀了,方天戟笑說,現在廣達供應廠商當爸爸的老闆,只要請自己的小孩每天一早上學前,上網連結到廣達的網站,檢查有沒有訂單,要是有,就把將訂單下載,列印出條碼貼到紙箱上。老闆爸爸一樣裝箱打包請計程車司機送貨,但貨品一送到廣達的倉庫,一掃描訂單的條碼,就可知道紙箱裝的是什麼材料、給那個生產線使用等詳細資料,快速解決先前繁雜的訂貨交貨流程。
利用「Push」主動推送訂單的觀念之後,現在廣達採購系統每天晚上都可以執行MRP物料需求規劃決策,決定向哪些廠商下多少訂單,廠商也能立即透過網路回饋交貨量。「採購人員以前是催廠商交貨,現在是改成催廠商上網,趕快上網去update資料」,方天戟形容這樣的改變。
而交貨一但有問題,採購人員也可視情況,立即尋求新的貨源,讓產品與流程規劃更為精準,此外像是網路上標準的料號、品名資料,交貨量也可隨時變動,從前採購人員要透過複雜的管道,才能搜尋到新的物料資源,現在只要連結上網,就可即時處理。
方天戟表示,廣達舊的採購模式雖然也能作到BTO(Build to Order),但卻要13週的訂單預測期,最後兩週還不允許廠商修改訂單。面對變動非常大的資訊產業,廠商經常是隨便猜測數字,導致上下游的作業困擾。
運用IT技術,更企業反應更敏捷
有效運用IT新技術,讓企業面對新的商業模式,做出更敏捷的反應,又有提昇營運成本效益的附加價值。廣達每生產一部筆記型電腦所需攤提的IT費用,大概只要0.5到1美元,但其他大廠卻要花10到25美元。
供應DVD、CD-ROM、及電池等各式電子組件的松下產業科技公司,是廣達的策略聯盟夥伴,松下資訊部經理蕭為中表示,以往以特定電腦系統來與廣達連結接單,需經過13個採購流程,但導入Web Service系統後,縮減成7個流程,反應更為快速。
蕭為中指出,以前松下各種表單得先在公司內部系統鍵入資料,連結到廣達的系統,還得再輸入一次。現在兩方都導入Web Service,能自動化即時作業,不需重複輸入文件,每30分鐘就可處理最新的訂單。Web Service即時便利,系統風險值也更為降低,松下越來越多的客戶也相繼導入Web Service服務。
廣達集團以筆記型電腦為主力,新產品囊括伺服器、儲存設備、手機、顯示器等各領域,因應全球化競爭,廣達早已進行「台灣直送」,進而實現「全球直送」的營運模式,在台灣建立全球運籌中心,由台灣執行MRP-協調美國、歐洲、大陸的工廠進行電子採購、生產、出貨作業。
台灣與大陸是廣達的兩大生產基地,由於自由貿易區的因素,有些零組件必須要生產好後送到美國、歐洲,進行組裝,掛上當地生產標示進行銷售。廣達需要串連台灣、大陸的上游廠商,做出集中性的採購,再以web Service整合串連歐美廠商不同的採購機制,成為一個全球化的採購系統。
以傳統的採購模式,要建立即時、自動化的全球供應鏈系統,幾乎不可能,要讓小廠商輕鬆配合也很困難,但運用Miscort .NET不受時空限制,可即時高速連結的特性,讓廣達與眾多的上下游供應商溝通零距離,更具敏捷性,廣達要達成「全球直送」的供應體系也指日可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