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 01, 2004

中油石化開發全國第一套.NET儲運管理系統

中油石化事業部與鼎升數位科技合作,應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NET開發工具,成功開發出全新的「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這是國內第一套使用Microsoft .NET技術自行開發的儲運管理系統,並使用SQL Server資料庫等微軟解決方案。

運用本系統,透過瀏覽器即可處理儲運管理相關工作,所有中油油品儲存、以及海、路、管線運輸進出前鎮所之即時狀況,皆可由本系統管理監控,進而作出最佳化之油品儲運規劃並至少提高了10%至20%的作業效率。


中油林園廠成立於1976年7月,成立之初只有三輕、第四媒組、三芳等工場,陸續擴充二甲苯分離、四輕等工廠,供應各項石化原料給大社、仁武、林園等石化下游廠商。中國石油為統一石化產銷輸儲業務之事權,提昇經營效率,2000年9月正式成立石化事業部,納入前鎮儲運所,經營油槽設備租貸、石化品及油品轉運及進出口、油駁業務及港外加油等業務。

中油石化事業部所屬之林園石化廠,負責生產及銷售石化基本原料、諸如塑膠、合成橡膠、人造纖維、染料等與民生食、衣、住、行、育、樂等相關,用途廣泛,包羅萬象的產品。

石化事業部並負責煉製事業部石化相關產品之銷售、調度等業務。石化事業部所屬之前鎮儲運所,則負責石化品進出口、油駁加油、石化品灌裝、油槽租賃等服務業務。

中油前鎮儲運所是目前南部最大石化品原料進出口集散地,前鎮儲運所主要配合中油液化石油氣、油品行銷、煉製、溶劑、潤滑油等各事業部,辦理各類產品進出口,並提供租賃服務,提供石化業廠商進出口石化品之原料與成品。

即時資訊系統,是市場競爭的利器
中油年營業額高達3900億,石化事業部年營業額也超過450億,要處理這麼龐大繁雜的業務,電腦化是必要的,中油的電腦化實施的很早。石化事業部目前所使用的收支、儲運、煉製等10幾個應用系統,早在高雄總廠的時代就已經開發完成,對作業階層來說,雖然這些應用系統,大致可以滿足作業上的需求,但是對於中上階層的決策支援需求就很難滿足。

「在網路資訊化的時代,不能把資料轉化成有用的資訊,不能即時收集資訊、快速反應,就喪失了市場競爭力。」中國石油石化事業部執行長曹明說,企業經營就是要能提供客戶最好的服務,要有能力創造營運利潤,在現在競爭激烈、只能獲取微利的產業環境,資訊的掌握度,決定了營運的成敗。

身兼建構中油運籌中心重責大任的曹明說:「一切得先從掌握資訊做起,建立一個具有即時整合效率的資訊平台是當務之急。」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是中油建構高速資訊平台的試金石,四月上線,立刻為石化事業部及上中下游,5、6百家相關單位、廠商及客戶等,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

前鎮儲運所原有的系統,是針對基層作業人員的需求而設計的,對於分析資訊或提供決策支援的功能,則甚少考慮。某些系統因為建置的早,是Batch結構的線上系統,只能算是資料蒐集系統,還稱不上是資訊管理系統。

中油原有的系統各自獨立,缺乏整合,不易取得跨系統的綜合資訊。石化事業部是兼具產、銷、儲的完整事業部,但其所使用的系統卻分別由煉製及行銷事業部開發管理,在資訊整合上很不容易,很難即時取得產銷調度的決策資訊。

建構產銷儲整合的資訊系統
「石化事業部必須建置一個產銷儲整合的資訊系統,讓運作更順暢、更有彈性、來因應未來市場的競爭與挑戰。」曹明指出,石化事業要做到產銷一體化,要即時掌握市場的資訊,才能抓住最好的採購時機,讓倉儲靈活調度、賣出最好的市場價格。

曹民舉例,比如今年第一季市場價格大好,但進入四、五月後,中國大陸市場發生狀況,價格大幅滑落,要是有一套即時的資訊系統,就能研判市場動態,在預期產品價格大幅滑落前,先出清存貨,減少損失。又比如中油從美國採購原油,在油輪從美國運回台灣的途中,要是市場資訊掌握度高,就可直接將原油運送給有需要,且價格好的客戶。而要做到這一切,都要從建構整合的e化資訊平台做起。

負責規劃執行石化事業部e化及資訊化系統的執行長室專案經理張自強表示,石化事業部產銷儲整合系統,要先把儲運、銷售、生產、定價系統整合,以XML為基礎的資料交換程式,將上下游廠商納入供應鍊系統。對外建立電子商務系統,提供客戶服務專口,以電子訂單作業,增進服務品質;對內則建置知識管理系統,提供員工知識管理的資訊,增進協同運作的效能。

「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在中油全面e化中,扮演著先導系統的角色。」張自強說,導入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能讓內部人員先熟悉Visual Studio.NET,測試GPRS、Web services等各種新技術的穩定度及成熟度,檢視作業流程調整對人員的衝擊度,進而瞭解系統對組織帶來的效益,作為未來新系統開發的參考範本。

張自強指出,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主要是提供網路下單、網路回覆、網路查詢及追蹤、油駁船Web無線傳輸、內部輸儲業務管理自動化及查詢等功能,並自動結轉油帳資料電傳總公司,以建構成下單至結帳全面自動化,Web化的整合性資訊系統。

前鎮儲運所所長林金柱,是這套資訊系統的「超重度使用者」,他不管在辦公室或家裡,一有時間,就「掛」在電腦螢幕前,隨時掌握所有營運的資訊。林金柱表示,導入這套儲運管理系統,石化事業部的儲運管理人員,即可透過瀏覽器處理儲運管理相關工作,所有中油及客戶之油品在前鎮所的儲存情形,以及海、路、管線運輸進出前鎮所之即時狀況,皆可由本系統管理監控,從油槽租賃管理、油槽調度及儲量管理、油灌車進出站、油駁船加油、輪船海運到海關保稅油品等,所有儲運管理流程已完全整合,大幅提昇作業時效性,並使得儲運管理流程合理化、即時化。

現在林金柱即時人不在辦公室,不管人在哪裡,只要可以連線上網,他就可以隨時機動監控所有的營運業務,或是處理臨時突發的狀況。

「功德無量」的前鎮儲運管理系統
負責協同石化事業部建構這套系統的鼎升數位科技系統部經理劉立堯表示,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上線後,原本以為需要一段宣導與適應期,沒想到上下游廠商上線速度之快,遠遠超乎預期。上線第一天,一家外商公司便立即上線下單;試用過這套系統的上下游廠商,感受到系統的便利,也奔相走告,一下子,幾百家廠商與客戶就紛紛上線了。

最令劉立堯印象深刻的回應是,一位代理商用台語興奮地向他說:「你們建了這套系統,真正是功德無量喔!」劉立堯描述,前鎮儲運所的業務十分繁忙,以往船舶加油、碼頭調度作業、要用一個大白版、用人工把班表一一寫在上面,寫的密密麻麻,代理商還得派人到現場抄班表,再帶回公司處理。

「以前所有的作業都得用電話、傳真,來來回回的作聯繫、確認的動作。以前需要三天才能處理完的資料,現在不到一天就可完成。」林金柱表示,現在完全在線上自動化作業,每五分鐘就會得到最新的資訊。從買單、掛號、調度、派送、到完成交易,在線上即時作業、即時查詢,全面自動化。

現在客戶要購買油品、要油駁船加油,只要上線,Key幾個鍵盤,輸入幾個數據,完成買單、掛號程序,不需傳真、也不需打電話查詢,直接在螢幕上就可以知道所有進度。石化事業部原本有4位同仁負責業務的聯繫工作,有了這套自動化系統,辦公室人員幾乎不用再接查詢的電話,省下大量的行政作業時間,可以處理其他的業務。

鼎升數位科技以Microsoft .NET開發技術為基礎,由6位開發人員,協同石化事業部資訊,前後花了7個月建置這套系統。劉立堯表示,Visual Studio.NET功能強大、應用便利,雖然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龐大,但在開發過程中,十分順暢。

劉立堯特別強調,所有系統的開發,必須符合企業營運模式及操作人員作業上的習慣及實際需求,能讓使用者樂於上線,並且可以簡易的操作,無進入障礙,這樣才算是成功的系統。

劉立堯特別感謝石化事業部,提供了十分明確的使用需求,讓系統規劃建置很順利的進行。鼎升在規劃系統前,花了三個月時間,一一拜訪所有與使用系統相關的人員,包括登上油駁船,拜訪船長,一一探詢他們的使用需求。最令劉立堯感動的是,中油油駁船5、60歲,從未使用過電腦的資深船長,也樂於使用這套系統。一位老船長高興的說,沒想到他這輩子還能學會用電腦!

其實要教會老船長學會應用這套資訊系統,只要10分鐘,但是要教會老船長如何開機、關機,使用電腦反而得多花點時間。林金柱指出,現在前鎮8艘油駁船,配合GPRS連結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所有油駁船移動到那個位置,油量的多寡、正在執行作業的進度如何,也都一覽無遺,每艘油駁船,都可以獨立成為一個工作站,又能跟總部維持密切的聯繫。

推行e化要堅毅果決,勇敢嘗試新技術
「導入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至少提高了10%至20%的作業效率。」曹明說,這套先導系統,將會逐步的擴充延展,將來中油還要建構更完備的石化運籌中心資訊系統,發揮更大的e化效益。

對有意e化的企業,曹明建議,推行e化要堅毅果決,勇敢嘗試,看清企業發展的方向與需求,要謹慎評估系統導入可能造成的衝擊,在確定目標,作好完整規劃後,就按部就班的執行。

張自強也表示,新技術雖然可能會有風險,但也會帶來許多舊技術無法達到的效果。像GPRS的成本比GSM便宜很多又容易使用,而Web Services,則可以達到跨越防火牆的功能,讓Internet與Intranet共用一組程式碼。張自強說,推行e化,最好選擇主流的產品,一來人力好找,要取得技術支援也容易,再則要選擇良好的開發工具,不僅學習簡單、也可以加快開發速度,降低開發時程與成本。

中油石化事業部成功推出前鎮儲運所整合資訊系統後,在面對國內及國外大石油公司的競爭時,已經能以強化運籌調度的能力,提高對客戶多元化的服務與策略聯盟,因應市場的激烈競爭。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