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對我而言是場華麗的玩樂,是充滿驚奇的叢林冒險。」提到創作,眼眸便散發出亮光的饒真強說,創作讓他與世界產生連結。
就讀台灣科技大學商設研究所的饒真強,去年勇奪「2003全國大專院校創意競賽」設計組首獎,想像中能在群雄群聚的激烈競逐中,獨出熬頭,該是從小就活在眾人驚嘆與掌聲中的「天才神童」吧?
饒真強說,他在大學之前,還是個想玩又不敢玩、書又沒念好,對未來很茫然的小孩。出生在苗栗頭份客家村落的饒真強,童年的生活場景,幾乎只出現在學校與家中,他說他從小就是個安靜的小孩,不太會與人打招呼,大多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裡。
饒真強在小學四年級,拿到生平第一面獎狀,那是參加兒童著色比賽所獲得的,雖然只是佳作,但對當時的他卻意義非凡,他隱隱覺得自己似乎有些才能,而且被人發現了。
在台科大被喚醒創作的潛能
但直到以第一志願考進台科大,饒真強沒再獲得任何創作上的榮譽。「是因為到了台科大,受到老師與同學的刺激,才開始真正對創作產生興趣吧!」考進1萬人,才錄取20名的台科大商設系,饒真強身邊的同學,都是厲害的角色,剛踏進大學的他,既不會電腦,又自認天分中等,比不上其它創作天分強的同學,饒真強說,當時他經常懷疑自己到底適不適合走設計的路。
饒真強創作的潛能在台科大被喚醒,在台科大充滿創作的氛圍中,在受到師長啟發、同學競爭刺激的震盪下,饒真強心中響起的念頭是:「拼了!拼了!」別人花一天時間做作業,他花三天時間;一般同學一次交兩張作品,他就盡量多做不同的嘗試,多交幾份作品。
饒真強不願自己再像高中以前一樣,每天渾渾噩噩的過日子,他知道台科大4年的大學生活將會是他一生的轉捩點,他討厭後悔,因為討厭後悔,所以每件事都全力以赴,做到最好,「努力不懈,終有成功的一天。」他這樣激勵自己。
原本以前很少說話,不善與人互動的饒真強,因為創作,跟身邊的朋友有了共通的話題,跟朋友、同學互動變的更頻繁了,創作讓饒真強變的更積極、結交了更多的朋友,生活的觸角也往外延伸。
參與設計競賽是饒真強激盪自己創作能量的極佳途徑,孫春旺老師的「收集巴掌理論」對饒真強的激勵很深。孫春旺老師鼓勵同學要多參加各類設計競賽,他認為參加比賽,多觀摩別人的作品,也讓自己的作品展露在眾人面前,這過程可能會受到嚴厲的批評,就像被人打了個巴掌,讓自己看到自己站立的位置,知道自己的不足與侷限,巴掌收集的愈多,創作也會更成熟。
一切不可思議的源頭都從想像開始
不同於小學四年級,僅拿到兒童著色比賽的佳作,饒真強參與各項設計比賽,都屢創佳績。饒真強構思年餘,再花了兩個月時間創作的「想像空間」動畫作品,以「想像」主軸,描述在城市的夜晚,對未來充滿了各種期待的男子,望著窗外思緒紛飛,瞬間思緒穿越星空,來到浩瀚的銀河,然後場景不斷變換於不同的時空,探索著不可預期的世界。
「一切不可思議的源頭都從想像開始!」饒真強說,想像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賦,也是人類進步的原動力,從石器時代人類用雙手開始製造工具、達文西運用創造力及想像力產出各項發明設計、萊特兄弟創造了飛機,到阿姆斯壯登陸月球,這都是想像力的結晶。我們能享受先進、便利的生活,都要感謝這些絞盡腦汁,默默創造的幕後功臣。
饒真強的「想像空間」,嘗試以輕鬆有趣的表現形式,透過不斷的轉場,讓多采多姿的世界不斷流暢的轉換著。以較為正面的表現形式,呈現人類因追求夢想而激發出的創造力,與對未知世界的期望。
評審給這個首獎作品的評語是:「充分運用不同的媒體元素,創造出多層次的想像空間,加上視覺的豐富性與多元化的手法,動畫剪輯手法成熟,是一個相當專業、成熟的動畫作品。」饒真強笑說,有位評審給他建議說,他的作品太「明亮」了,人有七情六欲,真實的生活不盡然那麼美好,也許可以增加一些對比的元素,讓作品更有深度。
饒真強笑說,他從小就喜歡胡思亂想,假想各種有趣的情境,模擬各種角色來娛樂自己,他認為生活可以快樂一點,想像力豐富的人,生活就不會太鬱悶,他說,畢業後要是有機會,他希望能去製作MTV的片頭動畫,讓他的創作空間可以發揮到極致。
努力不懈,終有成功的一天
提到畢業後的出路,饒真強說,國內對創作與設計的重視度,還有待加強,一般人容易把設計師看做是美工人員,不能凸顯創作的價值,設計相關科系學生的就業環境不盡理想,他期望政府或民間企業多舉辦具指標性的設計比賽,刺激並鼓勵創作。
饒真強說,參加「2003全國大專院校創意競賽」,給了他很大的激勵,他期望像微軟這樣的國際企業,可以多舉辦些競賽與講座,引進國際化的軟體設計概念,讓國內的設計人員有機會與國際交流。他也期望像華碩、宏碁,可以跟工業設計相關科系建教合作,讓學生有機會參與產品設計,讓創意設計真正落實為商品,創造商業價值。
「努力不懈,終有成功的一天!」饒真強開心的在創作的叢林裡冒險,因為創作他找到了自己的座標,也知道他前進的目標,他勇於冒險,但不會迷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